■服用钙片?科学家提醒有风险。。。
避免服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及其它并发症,造成二次伤害。
草酸+Ca=结石?
目前临床上的钙剂,尽管种类很多,但大同小异,它们多是碳酸钙和维生素D的复合物,只不过其中所含的钙和维生素D的含量不同而已。市场上钙剂一般不外乎无机钙盐如碳酸钙、磷酸氢钙等,以及以骨粉为原料的骨粉钙制剂;还有弱酸钙盐如葡萄糖酸钙、乳酸钙、苏糖酸钙等。有些钙制剂碱性较强、对肠胃有强烈刺激;有些钙制剂还易被草酸等干扰,影响钙的吸收造成肾结石,补钙补出肾结石、胀气、便秘、血管钙化、血管硬化等,不但起不到补钙的作用,还会严重危及人体健康。可想而知,长年累月服用钙片,会给身体留下什么?古人云:“是药三分毒。”此处的毒,实乃药物之不良反应。凡与用药目的无关,并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或对其机体造成的损害,都是药物不良反应。传统钙剂一般都具有:
(1)溶解度低
(2)吸收率低
(3)生物利用率低
增加动脉负担 导致心血管疾病?
研究人员表示,这是因为钙补充剂中被成年人骨骼吸收的钙元素很少。换句话说,身体无法合理处理钙片,剩余的钙质会堆积在动脉中,从而使得动脉硬化,导致心血管疾病。钙补充剂会以一种糟糕的方式“强化”动脉结构,从而埋下疾病隐患。
从补充剂中吸收的多余钙质不仅不会促进骨骼健康,相反,它们或许会在血管中积累。所以,喊着“促进骨骼健康”口号的钙补充剂并不一定有益健康。
这也是各式钙类补充剂得以进入市场的原因,它们的广告词也常常给予承诺:补充钙片有利于强健骨骼,带来健康人生。考虑到钙质确实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,所以补钙似乎符合逻辑。
但是,事实却并非如此。近期,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》期刊发表文章揭示,补充钙片会增加心脏病风险,因为它易导致冠状动脉钙化,导致心血管疾病等。
这一最新研究由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(UNC)的John J.B. Anderson和约翰•霍普金斯大学的Erin Michos带领团队完成。他们投入10年时间调研了2742名成年人,以冠状动脉钙化为检查指标。冠状动脉钙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形式之一,易引发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。
十年数据揭示:相比于饮食未能提供足够钙质的人群,从食物中补充大多数所需钙质的人群冠状动脉钙化的概率降低了27%。然而,意外的是,服用钙补充剂的人发生冠状动脉钙化风险却增加了22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