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

时间:2017-11-14 15:58:41 来源: 阅读:3159

〔病原体〕

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、汉坦病毒属,为负性单链RNA病毒。至少可分15个血清型,不同鼠类携带不同血清型的病毒,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也不一样。该病毒对外环境抵抗力弱,一般化学及物理消毒方法均可使其灭活。

〔流行病学特征〕

本病地理分布广泛,但世界上90%的病例发生于我国。本病全年均可散发,但有明显的季节性,家鼠传播者3~5月为发病高峰,黑线姬鼠传播者以11月到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,5~7月为小高峰。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发病较多。

1.传染源:主要为啮齿类动物,我国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。其它动物包括猫、狗、猪、家兔等也可为传染源。人是偶然宿主。

2.迄今仍未完全阐明,目前认为可能的传播途径有如下几种:

 ①动物源性传播:

a) 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:被感染鼠类的排泄物中的病毒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,吸入后感染人体,目前认为这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。

b)消化道传播:摄入被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,经口、胃肠粘膜而感染。

c)直接接触传播:被鼠咬伤或破损的皮肤、粘膜接触含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或血液而感染。这种机会较少。

 ②虫媒传播:革螨叮咬、吸血可造成人、鼠的感染。

 ③垂直传播:病毒可经胎盘传给胎儿。

3.易感性:人群普遍易感。

4.潜伏期:最短4天,最长60天,一般为7~14天。

5.传染期:未确定。人-人之间传播罕见。

〔主要临床特征〕

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、出血及肾脏损害三大主征和五期病程经过。依病情可分为轻、中、重、危重四型。

1.发热期:急性起病,发热一般持续4~6日,伴全身中毒症状、毛细血管损伤及肾损害。发热多为稽留热和驰张热,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“三痛”,即头痛、腰痛、眼眶痛,伴有消化道中毒症状。重症者可出现神经、精神症状。毛细血管损伤主要表现为充血、出血、血浆外渗性水肿,患者呈现“三红”,即颜面、颈部、前胸部位潮红,酷似“醉酒貌”。肾损害表现为蛋白尿、尿镜检发现管型等。

2.低血压休克期:一般发生在第4~6病日,此期特点为热退、病重,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症状,重者可出现“难治性休克”。

3.少尿期:多发生在第5~9病日,主要表现为少尿、急性肾功能衰竭。

4.多尿期:多始于病程第9~14日,尿量增多超过2500ml/d为该期的标志。根据尿量及氮质血症情况可分为移行期、多尿早期和多尿后期。

5.恢复期:发病第3~4周后进入恢复期。

〔实验室及辅助检查〕

1.血常规:血白细胞计数升高,病情越重白细胞计数越高;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、以后淋巴细胞增多,可出现异常淋巴细胞。

2.尿常规:早期出现蛋白尿及尿中出现膜状物对诊断有较大意义。

3.血液生化检查:血肌酐、尿素氮增高。

4.血清学检查:检测特异性抗体IgM滴度1:20为阳性,IgG1:40为阳性,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或以上升高有诊断价值。

5.凝血功能检查:可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及其粘附、凝聚、释放功能降低。

〔流行病史〕

患者曾于流行季节、在流行地区,与鼠类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,曾进入疫区、或2个月内曾有疫区居住史、或食用过被鼠类污染的食物史。

〔诊断〕

根据流行病学史、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病程经过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,可以作出诊断。

1.疑似病例:具备流行病学史+临床表现。

2.确诊病例:疑似病例+血清抗体IgM阳性、或恢复期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、或EHF病毒抗原阳性、或EHF病毒RNA阳性。

〔鉴别诊断〕

需与上呼吸道感染、败血症、伤寒、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相鉴别。

〔治疗〕

无特异性治疗方法。治疗原则为“三早一就”,即早诊断、早休息、早治疗和就近治疗。

〔疫情报告〕

报告时限:乙类传染病,6小时内上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