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菌性痢疾的防治

时间:2017-11-14 16:02:03 来源: 阅读:3923

〔病原体〕

为肠杆菌科志贺菌属。痢疾杆菌在外环境中生存能力较强,一般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。在60℃的温度下10分钟死亡,在直射阳光下30分钟死亡,在水中(37℃)存活20天,在各种物体上(室温)10天,水果和食品上11~24天,在适宜的温度下还可在食品中繁殖。对各种消毒剂敏感。

〔流行病学特征〕

一般呈散发,但在环境卫生较差的地区易引起流行。全年皆可发生,但有明显的季节性。我国发病率在5月份开始上升,7~9月份最高,10月份以后逐渐下降。12月至次年2月最低。

1.传染源:痢疾病人和带菌者。

2.传播途径:经粪-口途径传播。

3.易感性:人群普遍易感,患病与卫生习惯和感染机会有关,儿童更易感。

4.潜伏期:数小时~7天,一般为1~3天。

5.传染期:急性患者传染性极强,有些恢复期患者带菌可达2~3周,甚至长达数月,慢性患者和带菌者更是长期储存病原菌,只要粪便中有细菌排出就有传染性。

〔主要临床特征〕

菌痢临床表现多样,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菌痢。

1.急性菌痢:

 ①普通型:急性起病,畏寒发热,体温可达39℃以上,腹痛、腹泻,排便次数10~20次/日或更多。初为糊状或水样便,后渐转为粘血便,量不多。里急后重。左下腹压痛,肠鸣音亢进。自然病程1~2周。

 ②轻型:全身中毒症状不显著,腹泻次数少,每天3~5次,水样或糊状,带粘液,无脓血。里急后重不明显。

 ③中毒型:多见于2~7岁儿童。起病急,病程凶险,以高热惊厥,神志障碍为最初症状。可分为休克型、脑型、混合型三种类型。

 2.慢性菌痢: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即称慢性。可分为急性发作型、迁延型和隐匿型。

〔实验室检查〕

1.血常规: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增高,以中性粒细胞为主。

2.便常规:外观多为粘液脓血便,粪质少或无。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(>15个/HP)、红细胞,并可见吞噬细胞。

3.病原学检查:便培养鉴定菌群和菌型。

4.乙状结肠镜检查:对慢性菌痢的诊断价值较大。

5.钡剂灌肠X线检查:仅适用于慢性患者。

〔流行病史〕

有与痢疾病人密切接触史或有不洁饮食史。

〔诊断〕

急性菌痢的诊断主要根据发病急、结肠炎症状和全身中毒症状,以及流行病学史。确诊有赖于便培养出痢疾杆菌。

〔鉴别诊断〕

急性菌痢应与病毒性肠炎、细菌性食物中毒、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、空肠弯曲菌肠炎、急性坏死性充血性小肠炎、霍乱及急性阿米巴痢疾相鉴别。

中毒型菌痢应与流行性乙型脑炎、感染性休克相鉴别。

慢性菌痢应与慢性血吸虫病、慢性阿米巴痢疾、直肠或结肠癌、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相鉴别。

〔治疗〕

急性菌痢宜参考当地流行菌株药物敏感情况选择用药。可考虑使用喹诺酮类、黄连素、庆大霉素等治疗。

慢性菌痢应采用抗感染、提高免疫力、调理肠功能紊乱及积极治疗并发症等措施。

〔疫情报告〕

报告时限:乙类传染病,6小时内上报。